乓夫
新时代的"武"


  
   Joe Ching (郑佐)
    李佳敏  (Jamie Li)

        October 2018
                            

       目录

乓夫 -- 新时代的"武"
        
为何乓夫是造不出来的



乓夫 -- 新时代的"武"

就像电算盘代表了"文",乓夫将
代表新时代的"武"。电算盘可训
练和衡量一个人的聪明度,乓夫可
训练和衡量一人的正义感。

  虽然聪明是好用的,但正义感是
必须的。 从历史来看,聪明一直是
人类邪恶行为的起源,然而是那些
少数的好人,他们的正义感维持我
们的文明的生存至到今天。

在亚洲龙之大地,上有封建,下有
武林,各有所好。

亚洲文化的两大组成部分是文化和
功夫。 被西方蹂躏了200年的文化
一直还保持着他最基本的本性,但
功夫完全只能在电影上被派用场。 
现在亚洲已再次能为它的人民提供
基本的生活需要,并开始挽救它的
文化,它也必须找到功夫的替代品。

自然的,那替代品应该是亚洲最流
行的运动, 乒乓。
亚洲乒乓的不败精神将超越孙子兵
法去让它的敌人看到人类真正取胜
的潜力 - 不用流血. 当乓夫挑起
了战争的重担,它也代表我们今天
的"武"。
 
但在乒乓球成为一项普世运动前,
它要改掉两个致命的缺陷。 首先,
它偏重男孩多于女孩。 其次,它是
"匆匆地从马路上"被演变出来的,
而不是从一个研究环境中仔细思考
出来的,譬如计算机实验室。

这就是乓夫,或乒乓功夫,的特别
之处。乓夫是在一个最先进的软件
自动化实验室设计的,就是电算盘
的诞生之地。 它的主要目标之一是
让它成为女孩和其他身体虚弱的选
手,用速度来克服男孩子靠体力的
打法。

乒乓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
运动,连最好的球员和最有经验的
教练也无法解释它最顶尖的技术。 
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球员是训练时
间最长的球员。 好技术帮的忙不会
到太远。 所有那些乒乓球书上承诺
只能将选手提升到书中所规定的水
平。 在某种程度上,乓夫是一个打
破这个死胡同循环的实验。

乓夫的功夫是机器人和魔术师之间
的结晶。 机器人技术的特点是一致
性,以及魔术师是用骗术。 但机器
人反应不太好,魔术师必须在受控
制的环境中工作。 这是乓夫偏离传
统做法的地方。

因此,乓夫选手是一个控制狂。 他
必须主宰这出戏。 乓夫用预谋获胜。
发球和回归发球都必须设计成可获
得足够的优势,直接导至最后得分。

那发球是一个快速球,要从中心发
出,在接触的那一霎那,将球扭曲
到桌子另一侧的正手或反手角落。 
随着臂向下摆动,拍子得向上翻转。 
这是为了产生向下反弹而产生球内
的力量。

在发球时,通过首先假冒要发另一
侧,向对方两侧的双重动作提供补
充。 但是双重动作不一定会完全有
效,除非有另一个三重动作,之中
两种假装是发到同一侧。 为了达到
十全十美,和为了防止对手偷袭发
球,偶尔也应该使用多转的短发球。

脚放在一前一后于桌子边成直角,
那在开球手一面的腿放在前面。 在
接触球之时这条腿应该用力踩下,
去产生动力。

发球最重要的部分是尽可能等求靠
近了桌子才击球。 这是为了破坏对
手算计球的跳动。

发球的回归是一个很多扭转角度的
招数,行程中有不同的速度。 然而,
总是会在球的弹跳之后最早机会击
回以减少对手的反应时间。 球应该
用带有侧旋的,面朝上,的板子击
打,并且接触点必须各别是右侧和
左侧的角部,看它是反手还是正手。

发球回归最重要的是算准时间。 前
脚应向后踢,几乎同时开始后脚踢,
然后再是前脚。 那握拍的臂应在拍
面向下的方向以拍子向上挥动,以
通过前脚触地到达其最高点. 然后
把球拍敲下, 但在撞击球之前向上
翻转后再砍下击球。

重要的是从身体开始产生力量,然
后是肩膀和手臂,保持一切松散,
这样拍子将有一个自然延迟后才赶
上的现象,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保正
所有力量在击球时会被保持进入球
拍。 

在球越过网的时候,球员应该接近
球并反弹拍子以向下击球,同时进
行另一个向前的组合脚步骤,正好
在第二次球在桌上反弹时。

在这里,我们得再说一次对乓夫成
功最关键的理论。 那就是,在任何
拍球交互中,速度较快的可以控制
较慢的, 因而决定球被击出的方向。 
此理论中还有隐含的是,拍和球不
需要手以任何方式的干涉。 加上如
上所述,最重要的是球被拍面的侧
角击中。

最后,把拍球交互认为更像是一个
敲打事件,而不是切搓事件,这就
是控制球成功和失败之间的区别。
敲击应该是一个拍面向上的球板跟
球接触,尽可能靠近角落边缘,跟
随着是把球向边旋转,总是从正手
向反手方向。 这会,就击球而言,
将其视为切搓行为比较恰当。

现在我们来到了乓夫指针! 那就是
所有敲击都是向一个方向 --从正
手侧到反手侧。 对同样反手和正手,
这样都是是最自然的击球方式。

为什么呢? 因为这就是人体如何
敲击。 事实证明,这是乓夫能够控
制任何旋转或速度球的救命稻草。
是的,这是迄今为止最难掌握的招
数,但掌握它可能是乒乓球历史上
最大的突破。





  为何乓夫是造不出来的

乓夫不应该诞生。 乒乓球运动实在
太复杂了。 那么让我们看看它是如
何诞生不出来的。 经过二十年的鉆
死胡同和三年的积极改善,现在很
明显,只有在一个80岁的人得以参
加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那一天,乒
乓球的生日才可算到来。 现在,你
相信它永远不会诞生了吗?

这项计划去创造一个新的乒乓球打
法的原始灵感是去直接用手,而不
是用其延伸的拍子来打球。 因此,
我们需要制造一个无柄杆的拍子,
那就是手柄要连接在拍面的背后。

后来,当发现抓拍子只需要3个手
指 -- 拇指,食指和中指,而另外
两个甚至是一种障碍时,整个概念
变得更加诱人。

最终,是另一个新的发现,告诉我
们那个拍子是新风格的真正核心。 
这一发现是,如要得到最好功效的
发挥,拍子和球要独立碰撞, 而不
能让手参入。 这意味着所有三个手
指都必须放开球拍,当拍子和球接
触时。 刚好手柄的设计也是如此,
以至于当手指放开时拍子不会离手。

手柄放在拍后的中间有另一个潜在
优势。 那就是其旋转和摆动的能力。 
所以现在这打法是五维数的 -- 三
维空间,加上时间和球的自身动态。
因此在打球时,那拍子是一直处于
同时旋转和摇摆状态。

并且为了相抵地心吸力对弹跳球的
吸引力,拍子在击球时也得从高到
低移动,以便在速度和能量方面保
持领先于球。

事实上,这是一个锤击和翻转动作。 
这与人的"感气官时间常数"的概
念有关。 理论上,为了去制造让球
慢下来的感觉,球员的时间常数必
须小于球的时间常数。如果填充在
拍上的能量,动能和潜力都大于球
的能量,那么一切都在球拍的掌控
之中。

一个中心位子的击剑姿势-双腿
一前一后,是用来纠正现在打法的
反手弱势的缺陷。 由于轻木所制造
的拍子比普通拍子轻3倍,并且使
用超轻海绵的长胶,因此可以追上
每个来球并攻击它。

然而,由于后来发现发球很可能是
最容易进攻的球,并且也可能成为
最难回击的球,因此乓夫变成基本
上只需要两个功夫招数 -- 回发球
和发球。 这确实节省了大量的训练
时间。

乓夫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像功夫
一样,它是自我训练的。 由各种表
面不同的回弹板,被放置在桌子的
一端,然而把网拆下。这样基本训
练就是击回被弹回来的,跳过两次
的球 -好视一个发出来的球。

至于发球,它是同样的招数,但是
尽大力地击球,并且尽可能隐瞒性
地击向对面桌子的两个角。

技术方面,乓夫的高科技性质,需
要我们在身体反应上设置一个五维
神经网络,营养的运输和肌肉收缩
以及放松时间的具体系统,特别注
意正手向下敲的劈肌。 它们应该如
同被编成为一个计算机软件程式,
可以始终保证预期的结果。
因此,这里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
实验室在乓夫上的真正创新,就在
这世界注定的终极大脑的诞生之地。
1.拍子的初始向下舀取应该与球从
球板,或对手的拍面,反弹相关的
级小时间常数一样快。
2. 转动和旋转的动作应该尽可能
强烈地扭转身体如同弹簧。 这是招
数中唯一可能存储尽可能多的潜在
能量的机会。
3.招数应该继续,但能量的释放必
须受到限制,以至与球的锤击和切
出同步。

啊,还有一件事。 每球是用橡皮和
海面去打出去的,而不是木板。 没
有一求可不搓而直接打出去的。

未来的计划是将桌子缩小为两块,
每块一平方米的,板子,而尽可能
地保留乒乓球桌的原始尺寸,但网
就不需要了。

这样的桌子应该是所有家庭都能负
担得起的,可以放在客厅或厨房,
并可用于其他用途。 重要的是,它
应该能够帮助训练出几乎与在标准
桌上练出来的,一样好的技能。 乒
乓球是中国的国球,我们要把它变
成所有国家里家庭中的家球。

有一天,我们甚至可能会举办一场
大比赛,其大量参赛者将与马拉松
比赛相媲美,但大多数选手都必须
在户外打球,竟可能的用自己的桌
子。

最后,在最顶尖的比赛中,实事证
明乒乓球中最致命的球是最早被击
的球。 而这恰好发生在乓夫上面了
--手柄杆越短就越容易早击球。 所
以用乓夫去比赛,球是最早被击中
的。 无柄杆的拍子应是最大的赢家。 
但为什么我还是赢不了呢?